添加微信cnlw66发一份资源表给你

新媒体时代需要创新传媒教育 新闻学门槛并不低

日期:2020-05-19

5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调整办学和扩大硕士生招收规模的消息在媒体圈传开,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讨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监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刘卫东,请他们做同题问答,阐释了各自对一些焦点问题的观点,也表达了如何在媒体变革的当下做好传媒教育的思考。

新闻学门槛并不低

黄楚新: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从新闻学的定义可以看出其门槛并不低,之前有一个观点是“新闻无学”,事实恰恰相反,新闻学属于交叉学科,包罗万象,是伴随着现代新闻业的发展而诞生的,在研究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而且新闻业务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因此,不管是从学科定义还是业务实践来看,新闻学的门槛都不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学科。

沈浩:

新闻学是否门槛比较低这个问题,要看怎么理解“新闻学”这个概念。学界和业界一直都在讨论新闻学跟传播学是否相同。中国传媒大学目前设有三个学科,一个叫新闻学,一个叫传播学,一个叫新闻传播学。我们一直说,过去的新闻学如果读到硕士,你应该学传播学,在新闻学里很多解释不清的东西在传播学里可以得到解释。

过去的新闻学要跟传播学与社会学联合,才能保证它是个“学”。新闻学从“术”的角度可以说门槛低,但从“学”的角度来说门槛就没有那么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新闻领域从事新闻工作,但进入新闻学领域则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新闻学较之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门槛相对低,但新闻学毕竟是一个学科,它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因此进入新闻学领域还是有一定的门槛,而硕士、博士的培养就体现在他们的理论水平上。

做出改变适应新需求

黄楚新: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新媒体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也猛烈冲击了传统新闻业,重塑了媒体业态,给理论创新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新闻传播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媒介环境带来的颠覆性改变,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在旧有媒介环境、媒介体制,以及媒介运行机制之上建立起来的传统新闻学理论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失去权威性的指导意义,各种概念也在媒介生态的不断更新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特点。很多经典理论在当前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是缺乏解释力的,仅仅对具体的理论观点做出修正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在方法论、研究范式、理论范式方面做出突破。新闻学正视新环境新问题,积极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传播需求。

沈浩:

这个问题要看怎么去定义“新闻学”。当前的媒体融合应该也是新闻学自身学科发展的过程,不是说我们甩掉了新闻学去独立地发展新媒体环境,发展新媒体传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自媒体环境下的探索其实都应算是新闻学的发展。

但从新闻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传统的新闻学教学和培养体系确实已经落伍于新媒体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内约70%的新闻学院还在沿用传统的新闻学教学体系,另外30%的新闻学院则不断地尝试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性教学模式,这也是新闻学院的发展导向。

随着AI的发展,语音、文字互转在传媒行业中已普遍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现在已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谈论的热点,今后还将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应用促进行业不断发展,新闻学应该研究这些现象,发展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下学期,我们新闻学院可能就要开始直播平台的构建,不仅是讲我们要直播什么,还要讲做直播需要什么样的设备,这些设备怎么用,同时还会讲视频编辑、直播推流等专业技能

刘卫东:

当下,自媒体可以通过技术便捷的随意粘贴、改写编造假新闻,无视严肃的新闻报道规律。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众声喧哗恰恰说明广大网民急需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在全社会普及新闻与传播学知识,或者将新闻与传播教育工作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学科需坚守也需拓展

黄楚新:

新闻与传播学在新媒体环境下必将向其他学科和领域拓展。首先,技术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比如,在新闻传播教育队伍中,一些懂程序开发及运用的技术专家进入教师队伍中,教授学生如何掌握新的技术传播手段;在新闻媒体中,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如VR、AR、机器人写作等。其次,数据分析能力愈发重要。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收集很多数据,但是,数据的分析、理解以及根据数据做出预测,却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拥有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新闻人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有可为。最后,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新闻传播学怎么拓展,我们都要牢记新闻传播学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沈浩:

新闻学其实一直在寻求拓展,现在不少新闻学院拓展的一个主要领域是舆情,做科技类拓展的并不多。因为做科技类拓展需要学科融合,这对学校固有的教育体制来说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有一些标准。从新闻教育的角度来看,可以找到很多拓展的闪光点,找到很多拓展的闪光领域和教师。但是从大方向上来讲,新闻教育的转型涉及学科融合,需要有一个过程,无法立竿见影。

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应该在智能媒体和大数据这样的领域拓展,另外还应加入科技助力。5G应用解决了不少社会问题,也改变了很多生产生活方式,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助力新闻与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强调新闻记者的人文关怀与国家立场。

周葆华:

新闻传播教育在新时代,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和守护新闻传播行业的核心价值,包括对事实和真相的尊重,并通过实证精神去挖掘和报道;二是需培养“专家型记者”,即具有学科复合背景的宽阔视野,使得对某一领域的新闻报道可以更深入;三是适应新传播形态的新能力,如融合报道、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力,理解新传播形态下的受众与用户,以及产品思维能力等,但归根到底,是运用专业能力和复合能力,服务社会公共利益。

推荐搜索:新媒体时代
 
 
 

155-3828-6621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