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到这3个要点,才算是实现了新闻写作中的“一般公正”
日期:2019-11-28
“一般的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总体姿态,就具体的关于实施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表现为客观,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①新闻报道中,绝对的客观是一个永远无限趋近的值,无法完全达到,其中总会有阶级的、党派的、个人的倾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提出用“一般的公正”尽量抵挡倾向性这一理念。
“一般的公正”与客观报道的理念几乎同时期在19世纪中叶出现。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百余年,但是这种报道理念依旧没有过时。尤其是在今天各种信息泥沙俱下的转型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客观报道对于媒体树立自身权威、引发读者共鸣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陈力丹教授将“一般的公正”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即陈述事实;若有倾向流露隐蔽、自然;不造成直接对读者施加观点影响的印象。②本文以H大学四届学生的198位新闻学专业学生的716份消息写作作业为样本,分析学生的写作与“一般的公正”之间的差距,探索“一般的公正”从一种“新闻观”到“新闻实践”如何实现。
客观真实的事实陈述
从普遍联系的视角而言,在“陈述事实”时“一般的公正”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事实与希望的分离。数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依据采访现场的事件来报道新闻,但仍有11.4%的学生作业出现了按照希望来写新闻的情况。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是,一场人数寥寥的讲座被写成“如火如荼”,其原因是学生认为这样写才合适。
马克思在谈及“好报刊”与“坏报刊”的区别时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标准:“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还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所谓的“希望”是一种主观意愿,有时是“常识”,有时是“麻木”,有时是良好的“祝愿”,无论哪一种都应该被摒弃。新闻从业者要在每一次采写中对抗想当然的应然和惯性,保持习惯性的警惕和质疑,抛开希望向事实回归。
2.事实与评论的区分。新闻报道中,记者不能自己发表评论,但统计发现,92.5%的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个人评论”。评论的形式以及存在的目的不一而足,有的是表达对文章主题的回应,有的是对事件发展提出希望,有的是对受访者提出要求,还有的仅仅是认为“其他的稿子中都有人评论,我的稿子中也应该有评论”。
通过深度访谈笔者了解到,学生们在新闻中加入“个人评论”,“高考前以议论文训练为主”是这种情况出现的先导条件,“新媒体传播中‘述’‘评’不分”是对这种高度“评论欲望”的助推。学生在习作中是希望通过“个人评论”让人更加明确稿子的意图、信任其表达出来的观点,但这种“洪荒之力”的背后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效果。恩格斯指出:“使读者确立无可争辩的信念,只有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才能做到这一点……”③“用事实说话”不代表没有或丧失立场、没有观点,而是要通过挖掘“评论”背后可以提供支撑的事实信息来证明观点;通过对事实的展现来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更加信服记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3.事实选择的标准。新闻写作课的教材中以“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作为新闻事实选择的价值标准,虽然操作性上直观、明了,但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单一”“教条”的问题。笔者在对学生写作作业分析后发现,48.9%的学生在第一次作业中会出现事实选择失当的情况,琐事扩大化、选择随意化等问题突出,例如学生把“会议结束后部分同学留下来打扫卫生”等与主题无关的细节留在稿件中;把单个的、偶发的下水道堵塞情况“一惊一乍”地表述为重大突发新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新闻价值判断中“片面性”和“最高理想层面价值观念缺乏”只注重引起受众的情感,满足受众浅层次需求的问题。④真正的新闻价值不应停留在表层上而是要深入人民的需要之中。马克思认为“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是人民群众大声的表达者,是人民联系世界的有声的纽带,是人民精神大声表达出来的日常政治思想,是人民及其政党的真正学说的公开表露”。⑤马克思提出的“人民”标准在实际的新闻采写中并没有具体的落实办法,但可以作为一种深化的认识思路、自觉反省的方法、价值检验的途径,它要求新闻采写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寻找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结合点。
润物无声的观点表达
“一般的公正”要求表达者在表达时如果体现本方倾向,要注意流露隐蔽、自然,笔者认为这涉及以下两方面:
1.“声音”来源的构成。马克思在谈及生产过剩理论时,指出了一派学者的观点后,又谈及了其他经济学家的看法。⑥让双方都说话,尤其是让有明显错误的一方说话,看似是在给有利或需要维护的一方制造麻烦,其实“是为使读者更加确信一种观念”。⑦笔者针对学生的“舆论监督”报道作业进行统计发现,63.6%的学生在第一稿报道中缺少被批评者的声音。在深入访谈时发现,学生或者惧怕与被监督方见面,或者认为问题“真相”已经很明显地摆在那里了,没必要再去采访被批评方。这里面既有能力的问题也有态度的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对责任感的认识问题。
记者采写新闻的目的是为了“挑起问题”还是全面客观地呈现,让事实与事实自己进行辩论进而推动事件的解决、社会的进步、人的理性进步,这是记者是否秉持公正意识、报道能否体现“一般的公正”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2.语气语调的把握。恩格斯在与《前进报》主编李卜克内西通信时说:“如果他们埋怨我的语调,那么,我希望你不要忘记反驳他们,向他们指出杜先生对待马克思和他的其他先驱者的语调。”恩格斯还指出杜林的语调是“歪曲和辱骂自己的先驱”。⑧马克思也曾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为自己文章的“粗俗”甚至“粗鲁”的语调做出解释。⑨“有理不在声高”,马克思、恩格斯在新闻实践中非常注重语气方面的问题,避免溢美溢恶的粗糙化表达带来的“噪音”让新闻失去心平气和、公正说理的面貌。在学生的习作中,与语气、语调相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的使用上。尽管使用修饰性词语在新闻报道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多使用形容词容易“让你(记者—引者注)失去客观性”。⑩统计发现,高达97.5%的作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修饰过度问题。这其中,既有“拼搏奋斗、并肩作战”这种空洞、大批量修饰性词语堆砌的情况,也有“胜利召开”“圆满完成”“重要讲话”等习以为常的、正确废话式的表达。
潜移默化的观点影响
新闻报道中,观点的表达不仅不可避免,有时候还必不可少。不仅是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于观点是否接受、认可。
1.强调身份的转换。马克思、恩格斯在新闻实践中很注重强调自己身份的转换,转变过程中透露着弦外之音,这其中既有谦虚态度的表达也有诚心诚意的传递,最终指向的是确保新闻应有的公正面貌。恩格斯在致信德国党的领袖倍倍尔时就表示:“我,作为一个编辑,可以不赞成他们的作(做)法……”在为《新莱茵报》写作《马扎尔人的胜利》报道时,开篇就通过与《科伦日报》的对比表示“……我们决不允许自己的倾向性影响我们对马扎尔人报道的判断”。实践中,学生经常忽视身份的转变,缺少对“我”和“记者”的区分。37.4%的学生把报道中应有的“记者发现”写成了“我发现”。结合前述92.5%的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个人评论”可以发现,从“我”转换为“记者”不仅是表达技巧的完善,更是身份的认知,对自己笔下语言作用的认知,对自身承担的责任的明晰。
2.交代信息来源。在新闻传播实务中有“当事人”和“知情人”两种记者必须重视的采访对象,二者作为不同的信息来源,给受众带来不同的公正感。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发表文章时注重标明信源,如“据目击者谈”,“据到达这里的信差说”,“我们再引用一篇载于《波希米亚立宪报》的关于南方军事行动的报道,这是比较可信的”。匿名消息源也要交代清楚,如“这条消息是以我们从可靠方面得到的传闻为根据的”。对于一些不可靠的信源,马克思、恩格斯也要做出说明,如“我们所拥有的唯一资料就是比利时报纸上的那些含混不清、矛盾百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关于巴黎的知识”。这些清晰的信源交代让读者能够确定自己为什么要信、凭什么相信报道的公正性。统计显示,80.5%的学生能够标注信源,但58.3%的学生信源选择失当,例如,有学生就应不应该“禁摩的”问题采访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老师进行解读。也有41.7%的学生在使用匿名信源方面过于随意和频繁。这都让习作报道显得过于随意、不可信。
特惠套餐
更多 »套餐名称 | 套餐价格 | 其它 |
---|---|---|
惠 8元门户套餐10家 | ¥8.00 | 购买 |
惠 地方门户套餐 | ¥270.00 | 购买 |
惠 财经金融套餐 | ¥600.00 | 购买 |
惠 IT科技数码套餐 | ¥500.00 | 购买 |
惠 99元56个站套餐 | ¥99.00 | 购买 |
最新发布
-
巧克力商品软文:巧克力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美食,其口感丝滑细腻,令人回味无穷
2023-07-07
-
记录孩子软文: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经历也是不同的
2023-07-07
-
新颖的软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
2023-07-07
-
关于姓氏软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姓氏文化。
2023-07-07
-
夏季郊游软文:夏季是一年中最适合出游的季节之一
2023-07-07